学术与诗歌之间的历史编撰:对海登·怀特历史编撰方法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8-09-17浏览次数:36

海登·怀特的《元史学》在1973年出版以后,就在西方学术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和评论,波及至今。怀特认为历史编撰是诗化性质的,以此为出发点,他否认历史学的科学性,认为历史学与自然科学是根本不同的。在他看来,史学自身的性质使得史学处于一种概念混乱状态,因而就其基本特征而言,史学不是科学而是艺术创作,所以叙事对史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元史学》一书就是用一套从其他学科借用的繁琐概念来阐明怀特观点的诗化过程。对于这种观点,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也有走中庸之道调和两派观点的。批评者中间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伊格尔斯了。早在1997年赫尔辛基一次学术会议上,伊格尔斯就对怀特的观点进行了剖析,后来这篇文章连同怀特的回应文章一起刊登在美国《反思历史》(Rethinking History,2000年第4卷第3期,第373—390、391—406页)杂志“争鸣”栏目中,使人们不得不再次严肃地思考这一问题。

这两篇文章所引出的问题意识,对于汉语学术思想界重新认识。编撰。阐释中国的历史有着很严肃的启示意义。同时,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西方学者对待学术批评的睿智、负责和严谨的态度。


教育高等研究院教育叙事研究网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文科大楼17层 200062 联系电话(8621)62232644